暂估成本怎么做分录
暂估成本是指在实际成本尚未确定之前,根据经验或其他信息对成本进行的临时估算。以下是暂估成本的分录方法:
暂估成本分录步骤
1. 确定暂估成本项目和金额
根据预估的成本项目,确定一个合理的估计金额。
2. 创建暂估成本科目
设置一个会计科目来记录暂估成本,如“暂估成本”或“待确认成本”。
3. 记录暂估成本的借贷分录
借方 :暂估成本科目
贷方 :相关的应付账款科目或其他负债科目
例如,如果预估采购材料成本,分录可能如下:
```借:暂估成本贷:应付账款——暂估/无票(供应商名称)```
4. 根据实际成本进行调整
当实际成本确定后,将暂估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。
借方 :实际发生的成本科目
贷方 :暂估成本科目
例如,如果实际材料成本为120,000元,而之前暂估为117,000元,则分录可能如下:
```借:原材料 120,000元贷:暂估成本 117,000元```
特殊情况的处理
暂估入库 :当材料已入库但发票未到时,进行暂估入库处理。
```借:原材料(暂估金额)贷:应付账款——暂估/无票(供应商名称)(暂估金额)```
暂估回冲 :在收到发票时,先冲回暂估记录,然后按发票金额做正式入库处理。
```借:原材料(原暂估金额,红字)贷:应付账款——暂估/无票(供应商名称)(原暂估金额,红字)借:原材料(发票不含税金额)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贷:应付账款——供应商(发票含税金额)```
注意事项
暂估成本不包括可抵扣的进项税额,因为未取得增值税发票。
暂估入账的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可以依法扣除,税会差异应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调整。
暂估入账通常在次月初冲红处理,但实务中可能根据实际收到发票的时间进行调整。
以上步骤和示例可以帮助您处理暂估成本的会计分录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暂估成本分录实例分析
暂估成本与正式成本分录区别
如何处理暂估成本的税会差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