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且随见在醉残枝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且随见在醉残枝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且随见在醉残枝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且随见在醉残枝”出自宋代曾丰的《同官醵呈林签判》。

“且随见在醉残枝”全诗

《同官醵呈林签判》

宋代 曾丰

广南一路逢春早,幕下诸公醵饮迟。

庄蝶舞风忙似我,杜鹃啼月怨归谁。

梅兄樊弟风流态,魏后姚王富贵姿。

过去那容更追赏,且随见在醉残枝。

《同官醵呈林签判》曾丰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同官醵呈林签判》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广南一路逢春早,

幕下诸公醵饮迟。

庄蝶舞风忙似我,

杜鹃啼月怨归谁。

梅兄樊弟风流态,

魏后姚王富贵姿。

过去那容更追赏,

且随见在醉残枝。

译文:

南国广阔道逢春,早春的景色早已降临,

朝廷高官们举行宴会却迟迟不散。

花间的蝴蝶像我一样,疾风中翩翩起舞,

夜晚的杜鹃鸟在月光下哀怨,又是为了谁而归。

梅花兄弟展现风流的姿态,

魏后和姚王展现富贵的风姿。

过去的辉煌美景再也无法追赏,

只好随意看看醉倒在残枝上的花朵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,作者在广南一路遇到了早春的景色。诗中提到了朝廷高官们的宴会,他们却迟迟不散,似乎陶醉在宴饮的欢乐中。接着,诗人比喻自己和花间的蝴蝶一样,在疾风中翩翩起舞,表达了自由自在的心境。夜晚中,杜鹃鸟在月光下哀怨,唤起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。

诗中还出现了梅花兄弟、魏后和姚王,他们展现了各自的风姿和地位。梅花兄弟代表了风流倜傥的气质,魏后和姚王则象征着富贵与高贵的身份。这些人物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华丽和辉煌感。

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。过去的辉煌美景已经过去,无法再次欣赏,只能随性地观赏醉倒在花枝上的花朵,暗喻着人生的无常和转瞬即逝。

整首诗词以春天为背景,通过景物描写、人物比喻和意象的运用,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考,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,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随遇而安的态度。

电视剧剧情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