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浒传的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(水浒传的作者)
嘿,小伙伴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《水浒传》的作者是谁这个话题。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简单得就像问你爸妈是谁一样?但其实这事儿比相亲还复杂呢!
首先,施耐庵这个名字你可能听过,但你知道吗,有人认为罗贯中也掺和了一脚,甚至还有人说这书是郭勋托名的,或者是宋朝人写的!这不就跟说“地球是平的”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吗?
那么,问题来了,如果作者真的这么多,那《水浒传》这不就是一个“拼多多”版的文学作品了吗?每个人都在上面加了一笔,最后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。这不禁让人想问,那到底是谁的功劳最大呢?
其实,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就像你问我“世界上最好吃的披萨是哪家”一样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施耐庵的名字被广泛认可,他的创造性劳动绝对不容忽视。这就像是你在家里做饭,虽然你爸妈也会帮忙,但最后大家都觉得你是大厨一样。
所以,下次再有人问你《水浒传》的作者是谁,你可以高深莫测地说:“哎,这事儿说来话长,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,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”然后,你就可以开始你的《水浒传》知识大放送了!
关于水浒传的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,水浒传的作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关于《水浒传》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,除目前广泛认可的作者为施耐庵外,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,包括了罗贯中说,施惠说,郭勋托名说,宋人说等。
2、 还有一种主要的观点认为《水浒传》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,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。
3、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说主要是施耐庵写的,罗贯中进行了整理、编辑。
4、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《百川书志》中,说《水浒传》是“钱塘施耐庵的本,罗贯中编次”。
5、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。
6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《水浒传》属于“世代累积型群众创作”,无疑施耐庵在创作过程中曾参考、借鉴和吸取了很多素材,包括史籍、笔记和某些完整的小说、戏曲作品或其中的某些片段,但施耐庵创造性的劳动是不容抹杀的。
7、罗贯中说 这种观点认为全书皆由罗贯中所著。
8、明朝嘉靖年间的汪道昆托名“天都外臣”在《水浒传叙》中,首次指出《水浒传》“越人罗氏……为此书,共一百回”。
9、其后,许多明清人士都相继指出罗贯中是《水浒传》作者。
10、直到民国年间,鲁迅、俞平伯仍然认为水浒传简本是罗作,繁本是施编。
11、 但是,这种观点现在普遍没有得到认同。
12、反对者认为,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和《水浒传》明显不同,完全不是出自一人之手。
13、惠康野叟在《识馀》中说:“二书深浅工拙,如天壤之悬,讵有出一手之理?”而且关于罗贯中作《水浒》的证据也大多经不起考证。
14、施惠说 至清朝时,很多谈及施惠的人开始把施惠和施耐庵混为一谈。
15、如无名氏《传奇会考标目》:“施耐庵,名惠,字君承,杭州人。
16、”至近代,仍然有人力主此说。
17、如孙楷第《中国通俗小说书目》中认为“耐庵即施惠号”。
18、此后又有人考证《水浒传》中有江浙方言,并发现施惠的《幽阁记》中有一些描写和《水浒传》相似,以次推断二书皆出自同一人之手,乃施惠所作。
19、但是很多人认为该证据难以令人信服,而且有关施耐庵和施惠的关系多数臆断。
20、郭勋托名说 胡适在《水浒传新考》中则认为郭勋刻水浒乃是假托。
21、戴不凡则认为“疑施耐庵即郭勋”。
22、他认为郭勋刻水浒后才开始署名施耐庵。
23、但是,这个论据并不能够立足,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署名施耐庵的百回本《水浒》出现。
24、宋人说 这种说法最初是认为《水浒传》是罗贯中编写,而考证出罗贯中是宋朝人。
25、此说多被视为无稽之谈。
26、 后程穆衡在《水浒传注略》中推测施耐庵为宋末元初人。
27、其后黄霖根据《靖康稗史》七种的编者署名“耐庵”,而推断这位南宋末年的“耐庵”就是施耐庵,并且认为施耐庵所作水浒乃是简本,而不是当前的版本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